目前分類:Soar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一直在思考著為何我內心裡有很多憤怒?

 

看到最近的時事,關於捷運官方鼓勵手扶梯左右兩邊都可站立,有些新聞報導某些人因此開始站在左道,堅守左道,覺得自己終於站在正義的一方,理直氣壯。也想起之前禮讓行人的法規開始實施,很多新聞報導某些太戲劇化的行人行為,也是同樣覺得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理直氣壯。按照法規當然是沒有問題的,我沒有要去譴責這樣的行為,只是讓我想去思考這樣的行為背後是怎樣的意識?

 

當規定有些更動之後,有些人因為這樣的更動,抓緊正義的一方,借題發揮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或是當檯面上出現有人大喊著「太離譜了」,突然都跟著加入隊伍一起批判怒罵起來。

 

原來台灣很多人都有很多委屈,因為心裡充滿委屈,一直憋著,一定遇上一個契機,這股委屈就爆衝出來。面對我自己的憤怒的情緒,也許我得回去找尋委屈的根源,療癒我內心委曲的感受。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支持候選人就跟戀愛一樣,只要愛上了,不論這情人是否爛咖一個,是否前科累累,都「愛最大」。即使後來偷吃、不負責、裝死,都還是愛。直到何時?直到對方徹底拋棄你,或者你有了更愛的對象。

二、
選舉是一場秀。執行力、價值觀...都不重要,若被看重,也只是因為此刻的選舉有需要。

每位候選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野心」,唯有選上,才有機會實踐。於是他們想辦法取得選民手上的票,想辦法讓選民愛上他們。一旦選上,他們就會按照自己的價值前行。

你以為候選人會聽從你的期望?是,也不是。當選人會挑出與他們的價值一致的建議,繼續完成自己的野心。

所以,選個你喜歡的「野心」。但要看出候選人真正的野心相當難,看錯了,就是看到了候選人要你看到的「野心」。

三、
曾幾何時,注意許多細節,一步步執行,像清潔工整理市容,像水電工維護設備,讓人沒有感覺,大家都要看人吹泡泡。但吹完泡泡,一切幻滅,泡泡破裂的殘局還是要清潔工與水電工來收拾啊。

四、
選舉就是候選人與選民共同演一齣大戲。選民也許真的入戲了,但專業的政治人物一直都知道這是一場戲。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看到網路上有人評論時事直指核心,總覺得相當過癮,還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心裡想著怎麼如此有見地。

 

  這樣的評論看久之後,常常是感受到為文者漸漸顯露的傲慢,心裡就想著「然後呢?」你把現實說得糟糕,把何以會有問題都說得清清楚楚,「然後呢?」你仍舊悠哉過著你的生活,笑看下場打球的人們荒腔走板,嘲笑那些頭洗下去卻做得不成章法的人們是如何荒唐。

 

  這樣的狀況跟檯面上看到的那些算命師與投資老師有何分別?說得頭頭是道,把問題都點明,所以需要來上課,才不會犯下投資老師說的那些錯。所以要來改運,才不會遇上算命師說的那些倒楣事。這樣頂多就是個投機主義者,並沒有真的思考著如何讓這個世界更好。沒有解決方案,只是不斷嘲笑他人做事的各種問題。

 

  久了之後,我看到的總是旁觀者的傲慢。好像那些下場打球的都不曾努力過,好像就差你這位先知下場來改變時事了。但實際情況如何?任何一位曾經大言不慚評論時事,被奉為真知灼見者,真正下場處事之後,事情都變得不再簡單。也就是說,跳進叢林裡,陷入人情世故裡,哪裡還有旁觀者的那份快意與爽颯,又哪是看到問題就能立刻解決。

 

  於是我漸漸瞧不起那些講得頭頭是道,甚至因為聽者眾而慢慢自傲起來的人。那不是真正的智者與仁者,頂多是善巧之人。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閉著眼睛,坐在方墊之上,大磬的敲擊聲在耳邊繚繞,盤旋在整個空間,在即將散盡的一瞬,又是一擊,引著我的心念跟著念念相續。

 

  大磬聲漸漸隱去。法師就著麥克風,領著大眾一起迎接2016年,便讓整個空間復歸寧靜。於是,遠方的煙火炸裂聲乘著深夜的冷風滲入整個空間,在大殿裡穿梭著,有如背景音樂。而我想起自己也曾面對著相似的煙火,與煙火下的人們一同仰望驚嘆。此刻,我在當時的遠方,聽著此時的遠方,在當下有著某種既視感,滿足於曾經的狂歡,也享受著此刻不一樣的喜悅。

 

  稍早抵達農禪寺,隨著排隊的人群,沒想過有這樣的機緣能被領進大殿,於此大殿的佛前進行一場不太一樣的跨年活動。法師與志工引領著人們一一就座於方墊之上,透過佛號並穿插著簡單的指示與導引,讓大眾的心情做好準備,可以開始接下來的念佛、繞佛、拜佛活動,在這樣的動靜之間,彷彿找到安身立命的重心。我在佛前像是被徹底打碎,卻又完好無恙,讓我想起了法鼓山的題字「本來面目」。我必須記得此時此刻的氛圍,看著眼前灰白色的大佛,這大殿的空間與燈光,以及身邊比鄰而坐於方墊之上的人們。我必須記住,像是記住來時路一樣,好在我迷失的時候,有一個回去的地方。

 

  願這樣的美善遍及我身邊的每個人。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看了草間彌生的展覽,還好有聽團體導覽,不然真的是一個很快就會看完的展覽。感覺作品數量所呈現出來的脈絡並不豐沛,無法被深深撼動。

  看著展覽,心裡想著我們這些群眾都來湊熱鬧看一位精神病患的作品,真是一個有趣的景象。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少數與異類開始受到尊重,精神病、同性戀、原住民族......,很多的個體都被解放了。但在資本主義的主流下,行銷理論總是喊著「差異化」,不斷推出獨特的商品來獲得市場。於是,台灣的原住民族被拿來代表台灣的國際特色,同性戀被討論被支持被消費。之所以想到這些,是因為導覽老師提到草間彌生曾在威尼斯雙年展外販賣他的藝術作品,以及他後來將自己的藝術創作與精品名牌結合。一切的非主流、獨特、怪異、少數,都在主流的資本主義洪流下,被一波波浪潮推高又淹沒,那背後都一樣是金錢、虛榮、欲望。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的經驗裡,自己親身接觸各種宗教活動、潛能激發課程、身體療程等等,有點像電影「鬥陣俱樂部」的主角,要為自我迷失的心靈尋找一個歸屬,期望脆弱受傷的自我能「康復」。但在這一段康復的過程中,或許有了一些改善,內心的疑惑卻仍舊存在,甚至在這許多經驗的累積之下,想著在這些看似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團體活動背後,隱隱感受到一些潛藏的欲望與混亂。於是乎,我開始思考宗教、潛能激發、各類療程這些「類宗教」存在的意義。

  我把宗教活動、潛能激發課程、身體療程暫時歸類為「類宗教」,因為就廣義來看,其目標都是要讓每個個體變得更好。

  為什麼會開始接觸這些「類宗教」呢?最大的轉變來自於自身的脆弱。當身體不再健康,有了一些病痛,長期累積之後,持續折磨著人心,就想尋求幫助,於是就花錢報名了療程。因為做著某些不得不為的事情,長期累積不快樂,於是想要從宗教團體或潛能開發獲得快樂與信心。

  為什麼接觸了這些似乎能讓自己更好的類宗教?一切都起因於一個脆弱的個體,脆弱的靈魂、脆弱的心、脆弱的身體。老實說,沒有認真鑽研過宗教典籍,但至少聽到的故事都在述說神佛如何拯救苦難的人們。也因為看到人世間的困苦,於是神佛站出來幫助人們,讓人們過得更好。

  人其實是相當脆弱的。有時候我們武裝自己,相信人定勝天;有時候我們依附團體,藉此來療癒自己。原來一切都歸因於人的脆弱啊。既然脆弱存在於每個人體內,我們該如何處置?也許我們可以先換個例子來映照。在我們所處的環境裡,隨處都有細菌,甚至於人體內就存在著細菌。為什麼我們不會一直生病?因為我們可以與細菌共存,根本不需要殺光細菌,也不可能殺光細菌。同樣的,我們也能與脆弱共存。

  當我們發現脆弱的存在,該如何是好?那些「類宗教」自然能幫助我們。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要拔掉這些脆弱,或者欺騙自己不存在這些脆弱,殊不知脆弱永遠存在。結果我們就像吸毒一樣,再也離不開團體,想在團體的庇蔭之下逃避脆弱。也許我們真正該做的事情是好好面對人的脆弱,善待自己的脆弱,也善待他人的脆弱,不要利用他人的脆弱。知道脆弱就是生命的本質,或許可以更坦然,或許就不再「迷」,不迷信,也不沉迷於各種課程、療程,了解到世間萬物真正的運轉其實是共生共存。那就讓我們與自己的脆弱共生共存吧!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開始接觸「西洋占星」這門學問,究竟有沒有宿命?人可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個千古疑問,找不到答案。我不知道人有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我相信人是有能力讓自己幸福的。

  達文西在解剖完多具人體之後,問著「靈魂究竟在哪裡?」解剖人體也找不到靈魂這東西,那麼窮盡占星之學,也無法找到一個人的幸福之路。

  星盤或許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性格、家庭背景、行為模式、喜好、擅長,但星盤要如何看出一個人是否幸福?即便星盤顯示著會賺大錢、可以到處遊玩、身體健康,是否就代表這個人幸福了呢?也許這個人還是不滿足,因為她要的可能只是一段美好的愛情卻始終得不到。

  生命真正的挑戰,或許不是命運,而是面對那些不可得時,要如何與內在的失落共處。以及面對欲望時,要如果守住內心真正的追求。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30 Mon 2012 04:51
  • 引力


演唱:五月天
詞曲:阿信

如果說了後悔 是不是一切就能倒退
回憶多麼美 活著多麼狼狽
為什麼這個世界 總要叫人嚐傷悲
我不能了解 也不想了解
我好想好想飛 逃離這個瘋狂世界
那麼多苦 那麼多累 那麼多莫名的淚水
我好想好想飛 逃離這個瘋狂的世界
如果是你 發現了我 也別將我挽回
想了你一整夜 再也想不起你的臉
你是一種感覺 寫在夏夜晚風裡面
青春是挽不回的水 轉眼消失在指尖
用力的浪費 再用力的後悔


  接連看了園子溫的「Cold Fish」和「戀之罪」,看完之後,突然很想點播五月天的「瘋狂世界」......

  「戀之罪」曾被選入高雄電影節的片單,也因此網路上有幾段中文字幕的訪談。導演在一段訪談裡輕描淡寫提到自己的父母很嚴格,我想應該很多日本人的父母都很嚴格吧。「Cold Fish」和「戀之罪」都是真實故事改編,都真的有過可怕的殺人事件。

  在很多日劇和日本電影裡,動不動就會說要peace,說戰爭很可怕,不要戰爭,但實際上從某些角度來看,日本就是個好戰的民族。回過頭再看那些制式的連續劇、行為邏輯,就會覺得有點可笑,或可悲?日本人真的很矛盾很衝突。內在有很瘋狂的因子,卻不斷說服著自己要peace。就連村上春樹,語法很特殊,感覺不太日本的日本作家,我還是覺得他就是日本人,他的小說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對日本社會的反抗,就只有日本才會有這樣的作家啊。

  聽說太空人每天都需要在太空艙訓練肌肉,否則會因為沒有地心引力,肌肉很容易退化。日本社會就好像是日本人的地心引力吧!雖然很多日本人自己也很討厭,很想逃開這些規範,卻也因為這樣,規範之下的日本人,有時候反而會產生很大的力量。

  在YouTube看到「戀之罪」在日本上映的發表會,就是一個制式的發表會。不管是新的連續劇、新的電影、新書、新專輯,發表會一定會有一間寬敞典雅的接待廳,記者禮貌性提問,演員制式地回答,一片祥和。即便是「戀之罪」這麼一部瘋狂的電影,這一切的瘋狂也僅僅留在電影裡,回到現實世界,日本人依舊按部就班。嗯,很矛盾,很衝突。

  日本很迷人,也很讓人畏懼。台灣很糟糕,也很讓人迷戀。

  老話一句,旅行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回家。走再多的路,看再多的電影、書籍,也只是為了確定自己的方位。原來我生活在台灣,我在呼吸,我在過著每一天。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年A犯下大錯,害死了少年B。從此以後,少年A不斷拜訪少年B的家,請求少年B的母親的原諒。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母親始終無法原諒。少年B的父親不解的問說,為什麼不願意原諒?有那麼恨嗎?母親說,沒有,只是如果不憎恨,不用這麼強烈的情感,就無法記住兒子。母親真正無法原諒的,是忘記兒子的自己。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同樣是少年A和少年B。母親在一開始就原諒少年A,少年A也在最初的幾年表達自己的悔悟。幾年之後,少年A長大成人,事業有成,春風得意,完全忘記了少年B,也忘記少年B的母親。母親突然怒火中燒,於是計畫了一場犯罪,要狠狠教訓少年A。典型的推理小說情節,主線放在少年A身上,透過一連串的犯罪,讓我們追查「動機」,到最後讓我們永遠記得少年B。

  時代不停轉變,回歸到人的最內在,其實人們真正追求的不就是「被記得」?許多的至聖、名人、偉人,留名青史,在幾千年後仍被許多人記得。人死後立墓碑、刻牌位,留下後代,何嘗不能看成是一種希望被記得的表現?

  漫畫《火鳳燎原》曾虛擬一些「無名」的英雄,同樣英勇善戰不可一世,同樣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卻敗在因緣際會,甚至是運氣,在亂世中夭折,沒有留下任何名字。

  即便不是人人都能留名千古,但不可諱言的,每個人的心裡都希望自己是被記得的。只見過一次面的大老闆卻記得我這個小職員的名字;經過那麼久,他居然記得我愛吃的食物;只是隨口說說,他居然一直記得,然後出奇不意送給我這份禮物。

  身而為人,如果真要說人有什麼比較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記憶吧!如果,一個人不再有記憶,該如何證明自身的存在?電影《記憶拼圖》是個可怕的景象,一個人失去記憶的依靠之後是多麼無力。電影《不再讓你孤單》,當一個男生連回家的路都不記得,如何相信他還愛著妳?難道沒有記憶就不行?同樣是電影,在《王牌冤家》裡,即使相戀的記憶被消除,兩個人終究還是再一次相遇,再一次相戀。大喊著真愛永恆,即使記憶消失,也無法阻擋宿命的相遇。

  記憶真是令人著迷。人們巴著記憶,追問著「你為什麼忘記了約定?」「你為什麼忘記了當時的承諾?」「你為什麼忘記這重要的日子?」


倆倆相忘

作詞:厲曼婷
作曲:周世暉
編曲:何朝元

拈朵微笑的花 想一番人世變化 到頭來輸贏又何妨
日與月互消長 富與貴難久長 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

眉間放一字寬 看一段人世風光 誰不是把悲喜在嘗
海連天走不完 恩怨難計算 昨日非今日該忘

浪滔滔人渺渺 青春鳥飛去了 縱然是千古風流浪裡搖
風瀟瀟人渺渺 快意刀山中草 愛恨的百般滋味隨風飄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輩之人,生長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們有夢想,我們看的很多,然後覺得自己也看的很遠。帶著夢想,認為自己可以闖出個名堂,做出一些了不起的事情。夢想終究是有的,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從書本,從雜誌,從別人口中聽來的,總是可以產生許多夢想。於是我們打算做一點什麼,這樣才有燃燒的感覺,覺得自己不太一樣。可是呢,多數情況下,一切都只是說說,或者嘗試幾下就放棄,又繼續下一個夢想。我們有夢,我們常常做夢,卻不懂怎麼做事。

  翻開財經雜誌,專家會跟你說,問題出在「執行力」。你有許多想法,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執行力」,要有能力把夢想實現。也就是說,我們不要當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而是要在行動上也很巨人,可以把一切付諸實踐。

  聽說有一本書就叫「執行力」,天下雜誌也曾在某個時期大力鼓吹這個名詞。但我想說的是另一個名詞,叫做「動力」。「執行力」通常都在夢想之後,有了一些想法和概念之後,透過「執行力」將概念變成實實在在的行為,力行到每一天的生活。

  那麼「動力」是什麼?我們可以說「動力」是在一切之前的。在一切事情還沒成型,還看不出個所以然之前,這股「動力」就已經存在。動力比較像是一種趨向力,就如同植物的趨光性,是一股想要朝某個方向持續衝撞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帶著一點本能的色彩,是直覺的,是與生俱來的。

  生活寬裕的我們這一代,不用拼了命去獲取什麼,於是乎,我們並沒有太多這樣的經驗。什麼樣的經驗呢?就是奮不顧身要跳脫或是去抓取的經驗。少了動力,我們好像做什麼都可以,但做什麼都少了一點奮不顧身的決心。

  常聽人說:「名不正,言不順。」或者說:「莫忘初衷。」也就是說,我們三不五時就應該回顧過去,看看自己是否還擁有當時美好的初衷。結果,我們就開始在意「初衷」這麼一件事,開始想要有個厲害的初衷,然後順著初衷下去。

  個人覺得原因(初衷)不見得非常重要。並不是說不重要,而是在很多時候,原因只是提供一個「動力」。只要提供的動力足夠,即便是個很爛的原因,都還是有可能在往後成就不一樣的事情。例如說,我們上一輩的人,很多人並沒有什麼夢想,他們想的可能就是,不要死在戰場,不要沒飯吃。於是拼死拼活賺錢,拼死拼活要回家看家人。結果這拼死拼活的衝勁就變成一股強大的「動力」,憑著這份力,不小心就成了大富翁,或者站上將軍的位子。

  至於愛情,很多時候都來自於寂寞,就因為人們不甘寂寞,就因為人們覺得一個人很孤單,所以想要去找另一半。甚至是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娶老婆就是多個人手可以幫忙,哪裡還有什麼愛情?雖然這麼說,但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不管是為了多一個人手,或者只是孤單寂寞覺得冷,想要找個人抱抱,長時間的相處之後,有一些不一樣的情愫在彼此身上發酵,也許,這樣的情愫就是愛情。但這愛情卻來自於孤單,來自於需要個人手,來自於這些或那些很簡單很無聊的原因。

  很多人說「必也正名乎」,人們問情人,「想跟我在一起是否真的愛我?」是真愛,是正名,又如何?就代表長久?就代表不離不棄?很多真愛不也是說為了讓彼此好過,所以就此各奔東西,放彼此一馬?這一切都只是解釋,怎麼說都通。真正讓人覺得切實活著的,是那一份力,那強烈的動力,不管是因為寂寞,不管是因為真愛,不管是因為什麼,就是有個強烈的動力讓你去找另一半,讓你去追求夢想,讓你只是為了活下去,或者只是為了吃一碗泡麵,然後全力去衝刺、努力。

  最重要的是那一份力,那份來自生命的力道。不是輕描淡寫的夢想,或者曇花一現的愛情,而是生命最根本的力量,企圖要去做點什麼,要擺脫什麼的決心和毅力。

  就算是寂寞,是無聊,是好玩,是好奇,又如何?只要這動力強烈就好,接下來都還很難說。悲哀的是,有很多想法,有很多概念,卻一步都跨不出去,那就真的做什麼都舉步維艱了。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為什麼會想要追求幸福?老是聽到身邊的每個人都在說要得到幸福,好像從人類出現開始就有幸福這件事情一樣。查詢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於「幸」(連結)這個字的解釋,「幸」可以是福份,可以是高興,可以是獲得,也可以是為了高興、福份和獲得而產生的期盼。

  如果是這樣,幸福其實並不是一件具體的事情,而是期盼的心情,盼望自己可以得到福份和高興。所以根本沒有幸福可言,幸福這東西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種自我的期許以及心境上的富足感,它是數學裡的應變數,由高興和福份這些自變數來決定;它也是一種假說,需要高興和福份來證明。

  當別人問你幸福嗎?你想到什麼?一定是想到很多高興的事情,感覺到很多難得的福份,然後才能坦然回答說自己很幸福。如果不去談論幸福,只談論高興和福份,會不會簡單許多?

  幸福不就是從高興和福份而來?為什麼不直接談論高興和福份,卻要特別用「幸福」這樣的字眼?也許你會說日劇裡都這樣說,電影裡也這樣演,看螢幕前那些角色們獲得幸福的歡樂模樣,我們這些觀眾也忍不住想要得到那樣的幸福。就像看到電視廣告裡販賣的化妝品、飾品、包包、衣服、鞋子等等,那些廣告演員是如此開心,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心裡如是想著。

  於是,我們背起LV包包,噴上Chanel香水,也想感受到名牌所帶來的喜悅。同樣的,幸福也成了一項精品,我們努力去追求,也要像日劇和電影裡的主角那樣幸福到要滿出來。

  但是,不論是LV,還是幸福這件事,背後所要追求的都是簡單的「高興」和「福份」這兩件事。我們可以因為周末睡到自然醒而高興,可以與老友相聚而高興,可以有很多很輕鬆簡單的方式讓自己高興。我們也可以從疼愛自己的父母身上領受福份,因為一個路人指引迷路的自己而得到福份,每天的生活,我們從不缺福份的獲得。

  為什麼,讓自己高興如此簡單,福份無處不在的這個社會,我們卻無法用這兩種基本元素組合成螢幕上的幸福呢?於是,我們這些簡單的高興和福份的組合就像是仿冒品或A貨,上不了檯面,還是得花費特別多的心血和財富去換取櫥窗上有標章認定的正牌幸福。

  如果是這樣,我們在追求的還算是幸福嗎?或者那也只是一種流行的商品?如果季節過了,我們是不是又要更換另一種幸福?然後,我們就掉入了追求幸福的季節性陷阱裡,像紛飛的候鳥,找不到一片永久停靠的岸。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看鍾肇政的《濁流三部曲》,目前快把第二部看完。很樸實的作品,主角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講的是日本統治末年的台灣,正經歷皇民化和二次大戰。那時候的台灣人雖然高喊著大日本帝國萬歲,但心裡總是少了點什麼,對日本人是又愛又恨,那種衝突矛盾的情緒,還有找不到歸屬的失落感,即便是幾十年後的現在,還是存在著。

  台灣人找不到自己的根。長達一個世紀,連續接受兩個外來文化的統治。有些人覺得我們是中國的台灣,但是中國要我們放棄自我,完全服從。有些人覺得我們是日本的台灣,但日本人覺得我們流著支那人的血液,不是真正優秀的大和民族。也有人覺得我們是美國的台灣,但美國也只是把我們當成政治操作的一顆棋子。

  台灣人應該要有自己的主體意識,要有自己的文化信仰,這信仰是當我們走出去,跟別人說我來自台灣時,可以感覺到那背後有兩千三百萬個人在當靠山。無奈的是,我們從小對台灣的認知總是偏頗的。有些人學到的是濁水溪以南的文化信仰,有些人學到的是五千年中國的文化信仰,有些人繼承的是南島語族的文化信仰,然後我們都把其中的一種信仰當成台灣人的文化信仰,我們只能得到少數台灣人的聲援。

  為什麼我們需要國族信仰,因為那給我們安全感,就像台南人到其他縣市讀書,總會驕傲地說自己來自府城,說著台南有很多小吃,台南的在地文化就是他的信仰。但是當我們以國族為單位,我們卻沒辦法擁有一個完整的台灣文化信仰。

  有人從小吸收大中國思想,就覺得這是台灣文化;有些人看到日本人留下來的建設,就覺得那才是台灣文化。這一切的一切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抓著一小部分的台灣文化,然後認為台灣文化就是如此,但是真正的台灣文化應該是包含中國、日本、南島語系等等文化的總合。

  只要談論政治,我們就好像來到了台中市的自由路,一整排的太陽餅店,每家的招牌都寫著第一家、正宗、老店等等字樣,但是對一個消費者來說,雖然這些字樣多少能保證品質,但真正重要的是「好吃」。管你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為什麼我們不能把時間放在研究口味上,卻花了許多心思修整招牌,甚至是打官司,只為了「正統」這件事情?

  同樣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把重點放在追求台灣的主體意識,讓台灣就像練成九陽神功的張無忌一樣,管你這內力來自中國五千年文化,還是大日本帝國文化,全部都收歸我有,成為我九陽神功內力的一部份。現在的台灣就像個內力不足的習武者,好幾股外來內力在身體裡衝撞,搞得全身是傷。只要我們眼界放寬一點,把這許多文化摻在一起,做出一個雜種台灣文化,不就好了。好吃最重要,誰管你是老店還是新店。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快樂」這件事,跟靈肉分離的程度有很大的關聯性。當一個人的想法跟行為不能好好配合的話,大概就很容易覺得不快樂。比起身體,我們的思緒經常都是走在前面的,甚至有很多餘裕可以到處亂竄。靈與肉的關係,就好像你已經看到對面的山頭,人卻還在原地緩慢移動。眼睛是靈,人是肉。
  思緒這東西就好像斥侯,要先衝出去探聽情報,然後再回來告訴身體要怎麼做。好比看著眼前的路面是否有凹凸不平,然後才指揮身體把腳跨出去。絕不可能你看到幾百公尺遠的平台,卻妄想自己用力一跳就會跳上平台,一定是一步一步慢慢接近平台,到最後一步才跨上去。

  這道理很簡單,但換作其他的狀況,我們卻常常會有一步登天的妄想,結果當然是做不到自己所想的,長此以往就漸漸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就不開心,就憂鬱了。

  好比是考試,這次考了四十分,心裡會覺得要變成一百分真難,就繼續自甘墮落。但如果不要看那麼遠,只看到五十分的地方,只要想著該如何考到五十分,等到已經五十分,再去想著怎麼考六十分,不就簡單多了。偏偏人們總是想要一次跨好幾步,思緒不願意等待身體,導致身體萬分努力仍達不到思緒的要求。

  聽說別人都拿高薪,自己做得死去活來卻還比不上別人。聽說別人有個美滿的家庭,自己卻還孤家寡人。聽說很多人都已經到大城市發展,而我的身體卻還在小村落的爛泥路上緩慢前進。

  思緒不斷喊著:「快啊!快過來啊!不然東西就被別人搶光了。」身體只好不顧一切往前奔,甚至有東西掉落也來不及撿起。好不容易跑到目的地,東西早就沒了,而自己身上原有的東西也掉光了。結果留下「空虛」的身體,以及焦躁、憂慮、憤恨的思緒。

  到最後,我們的思想對於我們的身體,以及我們整個人都感到厭惡,厭惡自己怎麼跑那麼慢,厭惡自己怎麼錯失那麼多機會,思緒就像一位嚴格的父親,從不聆聽身體這個孩子的心聲,只是一昧覺得是為孩子好,怎麼孩子就是不認真。

  我們總是天馬行空,思緒一旦跑出去就不願意回來,只是在遠處叫著,要身體趕快跟上,卻沒想過要回來拉著身體一步步向前走。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總說上天堂,下地獄,上天堂,下地獄。天堂在上,地獄在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是這樣嗎?

  所以一個人耗費了許多精力,發現自己居然站在地獄的門前,而往後的歲月似乎沒有機會走回天堂,是不是會因此悲痛長嚎,以自我毀滅的方式墮入地獄?現實生活似乎是這樣的。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會覺得一切都完了,最後選擇自我了斷一途。
  但天堂與地獄真的是兩個極端嗎?上了天堂就會比較好嗎?假設我們真的到了天堂,會發現那裡應有盡有,人們不再需要爭取有限的資源,不會有紛爭,更不會有戰爭。人們也沒有病痛,身心永遠健康,自然就不會因為不舒服而隨意發洩在他人身上。看起來似乎真是個完美的地方。

  卻也因為那裡什麼都有,你不需要分享給別人,也不會因為匱乏而需要接受他人的分享,因此失去分享生命的機會。因為沒有病痛,可以恣意跑跳活動,也就漸漸忘記揮灑汗水的美好。所有的光都少了影子的襯托,變得有些虛浮,感受不到對比的張力。

  於是,你可能開始覺得無聊,就像當時的亞當和夏娃一樣,想要違背規範,透過衝撞來得到平衡。

  上天堂也不見得快樂,來到地獄門口也不代表世界末日。並沒有人說天堂和地獄是相反的存在。也許天堂就在地獄的隔壁,只要拐過牆角就可以看到。就好像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兩個世界一樣,是以一種無法言述的膠著關係而同時存在的。

  為什麼人要上天堂?又為什麼接近地獄就一定完蛋?上天堂就是人生最終的目標嗎?下地獄就萬劫不復嗎?所謂的上天堂、下地獄,就一定是死後的世界嗎?

  人為什麼想上天堂?其實是因為人們希望自己的生命越來越好,天堂就像是生命的山頂一樣,感覺只要爬上山頂,人生就達到巔峰,可以俯瞰人世,就可以得到永恆的喜樂。

  可以當我們老是想著天堂,人間就成為一個過渡,既然是個過渡,就不需要特別經營,一切從簡,以便隨時可以拔營離去。如果因為心裡有天堂,就不好好珍惜當下,把生活當做一個跳板,不懂得珍惜人世生活的我們,到了天堂還會好好珍惜天堂的生活嗎?

  人們總愛追求,認為自己應該可以得到更好的。上班族總是在找機會要跳到另一家公司,期望有更高的薪水,有更受人尊重的職位。只是這追求是以怎樣的姿態?

  人們總是以逃離的姿態在追求。當我們追求某樣東西的時候,背後的動力往往是要逃離現在。也許是逃離現在的壓迫,逃離當下的寂寞,逃離此刻的焦躁。就好像求學生涯,父母老師總是說要努力讀書,考上大學就可以放鬆了。等上了大學,又會有別的聲音告訴我們要努力充實自我,等有好的工作之後就可以放鬆了。於是我們總是急著逃離當下的處境,寄希望於未來的另一片天地。等我們追求到當初所想的,又會有逃離的衝動,會有新的追求。一路一路往上爬,覺得有一天會抵達天堂,結果只是不斷的慾望膨脹,天堂成了擴張慾望的一個藉口。

  如果我們不再把重心放在追求上,而是想著如何「順利畢業」,好好把當下的課題處理好,在每一次的畢業與入學的中間就會有一段「暑假」,這段假期讓我們可以整頓自己的心情,從容邁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會不會這一次次的短暫假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天堂之旅?

  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我們並不是因為前一個階段不夠好而來到現在的階段,而是畢業了,完成了當時的目標,於是接受下一個階段的挑戰。愛情與婚姻不也是這樣?如果老覺得婚姻更高於愛情,覺得愛情到最後就非得要結婚,好像結婚是愛情的見證,那就像辛苦爬上天堂卻發現很無聊的結果一樣,到最後也會逃離婚姻的。

  重要的是珍惜當下,珍惜此刻的愛和希望,不要把生活當成一種過渡。天堂和地獄只存在每個人的心裡,只要生活美好,認真對待生命裡的點點滴滴,那就是天堂。地獄也不可怕,那只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們錯過了什麼。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不緊氣,先是全球股市大跌,接著各種物料價格大跌,接著民眾消費意願減低,接著不斷傳出企業裁員的消息。再接下去,如果不想點辦法,好像會進入可怕的通貨緊縮,導致市場一片蕭條,最後只有發動戰爭來解決問題。

  真的會變成這樣可怕的情況嗎?我也無法預測。

  但我想要說的是,為什麼大家那麼害怕不緊氣?能夠遇到這次的金融海嘯,未嘗不是一種福氣。

  當市場大好的時候,認真分析市場會賺錢,隨便把錢丟到市場裡也會賺錢。人們光是要消耗掉賺來的錢就已經很費力,哪還有時間研究市場?當情勢轉為空頭,錢丟到哪都會不見,不知道該怎麼投資,突然多出很多時間,人們才開始思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不斷提問什麼時候會恢復榮景。於是也就有一堆人跳出來說明:日圓大幅升值的意義是什麼;是怎樣的歷史背景讓日圓持續在低點;葛林斯班當時的政策為什麼會造成美國的房貸危機;IMF這次援助北歐國家和上一次援助亞洲金融風暴的差異;中國面對這次的金融海嘯是否存在隱憂。

  當全球經濟一片看好的時候,沒有人有閒情逸致去挖這些資料。但是面對現在的金融海嘯,人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從歷史裡找經驗,想要挖出一些有用的對策來解決目前的困境。

  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跌倒的時候不要急著爬起來,應該先搜尋一下身邊,也許會發現什麼好東西。

  今天,我們何其有幸,可以這樣狠狠跌一跤,讓我們停下來補課,好好修一堂總體經濟與國際關係的課程。

  當經濟過熱的時候,人們總是擔心能源會被過度消耗,還想了各種綠色能源來替代。但是經過這一波金融海嘯,需求銳減,人類的欲望因恐懼而消退,這不正好給了地球一次修養的機會。

  其實,我真正想講的不是經濟,而是想利用這次的金融海嘯來談論「快樂」這件事情。

  很多人總愛許願,希望一直這麼快樂下去,然後發現自己還是經常會心情不好。為什麼呢?假使我們今天擁有二十分的快樂,經過了一個月之後,還是只有這二十分的快樂,這會讓我們感覺到快樂嗎?也許我們會覺得這根本不算快樂,只是持平而已,所以要變成二十一分的快樂,才真的會感到快樂。

  當我們企圖在感覺上維持永遠的快樂,我們只好不斷提高快樂的份量,三十分、四十分、八十分、一百分、一百一十分,不斷膨脹下去,這不就像大盤指數一樣,一路一直往前衝,大家都認為緊氣會一直好下去,而實際上卻會有反轉的一天。

  快樂的情緒也是一樣,持續膨脹下去,總有破滅的一天。當人們說著要永遠快樂時,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泡沫式的快樂。

  如果這種泡沫式的快樂不是王道,那什麼樣的快樂才是最實在的?

  在回答這樣的問題之前,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問:有沒有一種喜樂的感覺是你即便處在悲傷的情緒中都還保有的?如果有,那會是怎樣的型態?

  為什麼人們會那麼害怕痛苦和不如意?如果一個人沒有痛覺,就無法發現病徵,任何疾病都會因為延誤就醫而奪走人命。如果沒有這樣的金融海嘯,地球得不到修養,人們也不願意整理自己的歷史,等到金融泡沫大到不可收拾的時候,人們可能連害怕的機會都沒有,就滅亡了。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害怕?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悲觀?那是上天給我們的一個信號,告訴我們該停下來做個整理再繼續走下去。

  一個天真浪漫,從沒遇過任何可怕事情的人比較樂觀?還是一個經歷過許多可怕遭遇,仍然覺得這世界很美好的人比較樂觀?如果讓我選,個人認為後者比較樂觀。

  想像一下,一個人都已經看盡人世的一切醜惡,卻還說他很愛這個世界,那不是樂觀是什麼?

  一個人拿著一面完好無缺,看起來像是沒被任何武器敲打過的盾牌,然後說這盾牌怎樣都打不壞,你會相信嗎?很多人會相信的。會覺得這盾牌一點痕跡都沒有,代表這盾牌真的是打不壞的。但也很有可能是這盾牌還沒遇到更尖銳的武器,或者根本就沒上過戰場。

  真正的快樂是經得起重重考驗,也必得要經過重重考驗,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快樂。如果你想要領略真正的快樂,那不是泡沫式的快樂,而是不管你開心、難過、愉快、悲傷,都有一股喜樂的暖流安在心中,那就不要害怕不快樂。當你不快樂的時候,那代表一種訊號,上天在告訴你,你走錯路了,你正在追求的是浮濫的泡沫式快樂。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幻海和戶愚呂是日本神怪冒險漫畫《幽遊白書》裡的兩個角色人物。

  兩個人年輕的時候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夥伴,後來戶愚呂害怕自己有一天會失去青春的力量,選擇利用各種方式維持這股強大的力量,而幻海無法認同這樣的行為,寧可隨著歲月年華老去。於是兩人分道揚鑣,甚至到最後變成敵對關係。

  如果是你,會選擇幻海的路?還是戶愚呂的路?
  為什麼人們會那麼害怕失去?尤其是當這一樣東西讓你有飽滿的感覺,就更希望可以一直維持這樣的感覺。所以我們希望自己永遠不要長大,可以一直保持青春的活力。以前的皇帝則希望永生不老,能夠一直享受權力。

  永恆很珍貴,每個人都想追求。可是,真的有人追求到嗎?

  一個人說著自己要永保青春,整型、保養、吃藥,使用各種手段維繫自己的體態,卻搞壞自己的身體。一對伴侶死守著牽手一生的承諾,即便早已貌合神離,仍然假裝成一對銀色夫妻。這一切對永恆的追求,稱得上是永恆嗎?我看到的是耽溺的窘態,是在死守,更是在原地逗留。永恆,被徹底物化了。

  當人們感受到美好,覺得以後也許不會再有這樣的美好,就想要霸占這樣的美好。好比青春很美好,所以不要長大,要一直與青春為伍。但說實話,老天從沒想過要奪走我們的青春。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只會擁有更多,多了一點泰然,多了一點對世事的體悟,多了一點寬容,多了一點無奈,多了一點灑脫。我們多了很多,多到會將青春遺忘。我們不會真的失去,頂多只是遺忘。

  實在不需要去擔心自己再也回不去,反而要擔心當自己死守著所謂的永恆時,很可能因此停留在原地,從不曾前進。

  幻海雖然老態畢現,但是當她發功之後,充滿全身的靈氣會讓她瞬間回到少女的體態。那代表著青春仍在她的體內,只要適當的召喚,隨時會回來的。好比一位中年婦人,當她看著身邊所愛的伴侶時,那神態是十七歲少女的神態,即便那已是中年的軀體,裡面仍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為什麼要追求永恆的青春?為什麼要追求永遠的快樂?為什麼要追求永恆的生命?永恆不隸屬於青春,不隸屬於快樂,也不隸屬於生命。永恆更不是我們任何一個人可以追求和擁有的,當我們企圖追求永恆,就是在物化永恆,是對永恆的褻瀆。

  那麼,永恆是什麼?

  永恆,是一種獨立的存在,就像天上的太陽。當我們心裡想著他人,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這樣的陽光,不會企圖要摘下太陽據為己有,這就是永恆。永恆,就是當你心裡放得下他人,放得下這整個世界,也就放得下永恆了。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來越...」這樣的話,大家常常會說,但沒有人想過這句話的份量有多重。

  數學上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只要拿出一張報紙,不斷地對折再對折,到了一定的次數之後,那高度就可以帶我們上月球。從理論上來說,這句話一點問題都沒有。換作實際的情況,到達一定的次數之後,我們根本無法繼續對折下去。

  「越來越...」這樣的用法就有類似的效果。
  好比考試成績,我們會希望成績越來越好,這次七十分,下次八十分,再下次是九十分,成績確實越來越好。但是到了一百分之後,我們就沒有辦法「越來越好」了,頂多是不比上一次差。

  連續五次一百分之後,突然考了九十五分,我們就會覺得自己變差,覺得自己正在墮落。但以整體情況來看,九十五分仍然是個高分。為什麼「不如以前」這件事情會讓我們那麼介意?我們是不是都中了「越來越...」的毒?

  這一次的金融海嘯,很多人都說華爾街的業務員太貪心,但仔細一想,他們也只是陷入「越來越...」的魔咒裡。每一個月的業績都要比上個月好,代表每個月都要吸引更多的客戶拿錢出來投資,那只好不斷發明各種名目的金融商品,挑起大眾購買的慾望,才能讓業績「越來越好」。

  實際的情況是資金總有一定的飽和度,也同樣有一百分的極限,業績遲早會掉下來。一旦掉下來,就感覺景氣變差了,好像完蛋了一樣,於是所有人都把資金抽走。

  是誰告訴我們這世界的所有事情都會越來越好的?也許沒有人這麼說,但是當連續幾次的紀錄顯示是越來越好的時候,我們就傾向於認定應該要越來越好。

  我們對於生命歷程的認定,是帶有方向性的,只要有方向,就有施力的點,會讓我們有前進的豐富感。所以我們常常選定一個方向,然後一路往前走,預期可以一直永久走下去。

  實際的人生歷程似乎不是如此,常常會因為種種意外,突然改變了方向。就在改變的那一瞬間,人們會覺得自己這一路走來的付出都白費了。原本一路朝著西方,期待有個極樂世界,卻突然遇到了懸崖,只能往別的方向前進。是不是這一路都白走了?是不是走不到極樂世界了?

  很多人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所以無法面對失去和轉折。辛苦經營多年的感情突然走不下去,但兩人還是拖著,只因為當初已經選定了方向,就應該一路朝著白頭偕老的方向前進。將時間都放在工作上,期待自己有一天能爬到最高的位置,卻突然遇到裁員,就好像這一切的付出都毀了。

  感情、事業,還有生命裡很多的事情,都是曲曲折折,不會一直朝同一個方向前進。但我們是不是要放棄對方向的堅持?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選定一個方向,我們根本無法前進。但是前進之後,很有可能突然轉個大彎,那我們為何還要這麼拼命往前走?

  是啊!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辦法啊!

  因為人就是要有個夢想做為方向,才會找到熱情,才能享受生命的能量。只是在往前衝的過程中,我們必然會被命運衝撞,而改變方向。

  我們沒有辦法阻止自己想選個方向往前走的慾望,也沒有辦法保證不會遇到轉折。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好心裡準備,準備隨時會轉移到新的軌道上。

  換個方向就只是重新來過,但這「重新來過」為何會那麼困難?

  很多時候,當我們不如意的時候,也常常想著要離開這裡,要去一個新的地方重新來過。我們接受自己選擇的「重新來過」,卻不想面對上天替我們安排的「重新來過」。

  一年有四季,因為四季變化,這世界的風景才那麼綺麗。那麼生命呢?如果我們的生命也如同四季一般,偶而轉一個方向,是不是也更多彩了?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常在思考「不快樂」和「寂寞」這兩件事,但說實在的,從青春年少起,誰不是經常在思考這兩件事?

  當我開始有越來越多想要維護的東西,有越來越多想要追求的事物的同時,才驚覺:究竟是因為有能力接受更多的東西?還是我失去了真正讓人感到飽足的某種元素,而在逐漸漏失的窘境下,才無可避免地開始尋求各種填塞的替代品?
  我開始感到焦慮,開始害怕失去,怕別人佔用時間而變得急躁,怕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而與別人保持距離。有太多的擔心,讓我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斤斤計較。但在如此小心、計較的生活裡,我仍感覺到自己不斷在失去,而寂寞總是在持續失去的情況下現形。又因為努力阻止漏失而不可得,漸漸感覺到不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漸漸漏失的是「愛」,是那麼理所當然卻又無法接受的答案。

  理財這門領域裡有這樣一段話:「把錢存起來,幣值只會越變越薄,財富會縮水。賺大錢的方法就是錢滾錢,懂得讓錢幫你賺錢,才有可能致富。」「愛」大概也符合這樣的說法,只有願意付出愛,才能得到更多愛的回饋。當一個人用愛與人交流,才真的不會寂寞,那樣的快樂才恆常。

  當一位朋友遲到很久,獨自等待的我感到焦慮、不快,最後當朋友出現在面前,而我願意放下這份焦慮,用原諒代替指責,會有一種飽滿的感覺。當別人打擾了我的時間,我願意放下急躁的心情,專心回應對方,妥善處理他人的「打擾」,反而得到一股特殊的力量。

  如果可以做個定義,寂寞就是因為「愛」的匱乏,才想要找個對象,一個可以讓你練習「愛」的對象。如何付出愛?別人回饋的愛又是以什麼樣的形式敲打我們的心門?在學習的過程裡,我們用愛換取了更多的愛。

  只是,當整個世界都在告訴你要小心別人欺騙感情,不要遇到可怕的戀人,相處是一輩子的事,要仔細考慮等等勸言。面對這樣一個感情不景氣的年代,你,還有勇氣繼續投資下去嗎?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3 Sat 2008 03:59

  今天早餐時間看了女王這篇名為《我好羨慕你們》的文章,心裡有被感動到。女王這陣子越來越多廣告文章,兩性文章的筆鋒也沒有以往那麼犀利,但這篇實實在在的文章卻讓我想了很多。

  首先想到的是陶子的《女人心事》,同樣是很有想法的現代女性,陶子的這一段歌詞講的是自己的心情,對照女王的文章又是那麼貼切。



陶子 - 女人心事

  對這首歌會那麼有印象,是有一段記憶的。記得聽到路嘉怡與張震嶽分手的新聞沒多久,某天在陶子主持的廣播節目裡,正巧聽到路嘉怡打電話到電台,語帶哽咽地說著自己偶然在計程車上聽到這首歌,當場泣不成聲。

  很多女性即使事業成功,仍舊無法放棄愛情。對於某些強調女性自主意識的人來說,會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但是身為一個異性旁觀者,卻會被這樣的堅持所感動,忍不住要替她們點播一首梁靜茹的《勇氣》(就是愛點歌......Orz)。

  還有一個人物,是作家珍‧奧斯汀。電影《珍愛來臨》描述的是珍‧奧斯汀的一段情史,故事的發展與《傲慢與偏見》相互呼應。雖然珍‧奧斯汀礙於種種現實束縛,無法與真愛的人在一起,但這樣的遺憾卻化成小說裡的美滿結局。

  一位女性為夢想與愛情,那種淚流滿面而表情仍然堅毅的態度,真的會讓人動容。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被當成魔鬼看待,各國政府都欲去之而後快。很久以前,一碗肉羹麵只要十五塊,現在最少都要六十塊,而且容量還縮水。錢幣變得越來越小,但又豈只是錢財而已,很多東西都出現貶值的現象。

  就拿「快樂」這件事來說,幾十年前的小孩,只要能有一塊錢買冰棒,就好像已經享受到了一整年份的幸福。現在的孩子豐衣足食,學才藝,打電玩,偶而還跟著家人一起出國玩,無法想像還有什麼比這樣的生活幸福,卻還是會聽說某家的孩子得了憂鬱症。「快樂」這件事情貶值了,讓我們無法因為一碗魯肉飯而滿足,非得要吃一頓十幾道菜的頂級料理。也無法只是在自家附近走走就好,非得要遠走他鄉,才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我們要求多了,我們的慾望大了,但是快樂的感覺沒有變多。不會餓死,卻也無法滿足,我們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無法透過極度缺乏的感受來為生命奮鬥,也無法領略飽滿的富足感。人們恐懼總體經濟的通貨膨脹,卻沒人在意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慾望膨脹。原本只要有一台小巧省電的手機就已經足夠,但是iPhone出來了,HTC鑽石機也出來了,很多人開始使用smart phone,認為手機就是要可以上網、聽音樂、收信、記事、照相,只要少了一樣功能就讓人不開心,就覺得匱乏。然後,把當初那一個只要有陽春手機就感到開心的自己給忘記了。

  處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幣值爆炸、物質慾望爆炸的時代,我們也跟著不斷膨脹,直到有一天撐不起慾望,心碎成一片片,一片片的憂鬱,一片片的空虛,一片片的執迷,一片片的恐懼,一片片的矯情......。同樣的質量,小石子可悠閒平躺在土地上,被慾望脹破的碎片只能到處流浪。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