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鍾肇政的《濁流三部曲》,目前快把第二部看完。很樸實的作品,主角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講的是日本統治末年的台灣,正經歷皇民化和二次大戰。那時候的台灣人雖然高喊著大日本帝國萬歲,但心裡總是少了點什麼,對日本人是又愛又恨,那種衝突矛盾的情緒,還有找不到歸屬的失落感,即便是幾十年後的現在,還是存在著。
台灣人找不到自己的根。長達一個世紀,連續接受兩個外來文化的統治。有些人覺得我們是中國的台灣,但是中國要我們放棄自我,完全服從。有些人覺得我們是日本的台灣,但日本人覺得我們流著支那人的血液,不是真正優秀的大和民族。也有人覺得我們是美國的台灣,但美國也只是把我們當成政治操作的一顆棋子。
台灣人應該要有自己的主體意識,要有自己的文化信仰,這信仰是當我們走出去,跟別人說我來自台灣時,可以感覺到那背後有兩千三百萬個人在當靠山。無奈的是,我們從小對台灣的認知總是偏頗的。有些人學到的是濁水溪以南的文化信仰,有些人學到的是五千年中國的文化信仰,有些人繼承的是南島語族的文化信仰,然後我們都把其中的一種信仰當成台灣人的文化信仰,我們只能得到少數台灣人的聲援。
為什麼我們需要國族信仰,因為那給我們安全感,就像台南人到其他縣市讀書,總會驕傲地說自己來自府城,說著台南有很多小吃,台南的在地文化就是他的信仰。但是當我們以國族為單位,我們卻沒辦法擁有一個完整的台灣文化信仰。
有人從小吸收大中國思想,就覺得這是台灣文化;有些人看到日本人留下來的建設,就覺得那才是台灣文化。這一切的一切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抓著一小部分的台灣文化,然後認為台灣文化就是如此,但是真正的台灣文化應該是包含中國、日本、南島語系等等文化的總合。
只要談論政治,我們就好像來到了台中市的自由路,一整排的太陽餅店,每家的招牌都寫著第一家、正宗、老店等等字樣,但是對一個消費者來說,雖然這些字樣多少能保證品質,但真正重要的是「好吃」。管你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為什麼我們不能把時間放在研究口味上,卻花了許多心思修整招牌,甚至是打官司,只為了「正統」這件事情?
同樣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把重點放在追求台灣的主體意識,讓台灣就像練成九陽神功的張無忌一樣,管你這內力來自中國五千年文化,還是大日本帝國文化,全部都收歸我有,成為我九陽神功內力的一部份。現在的台灣就像個內力不足的習武者,好幾股外來內力在身體裡衝撞,搞得全身是傷。只要我們眼界放寬一點,把這許多文化摻在一起,做出一個雜種台灣文化,不就好了。好吃最重要,誰管你是老店還是新店。
- Mar 06 Fri 2009 03:12
吵什麼吵,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就好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