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Movies-West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少女在家族聚餐中說明為何不吃肉的理由,是不想吃下恐懼。動物被宰殺時是充滿恐懼的,會透過某些化學物質留在體內。一旦我們吃下肉,就吃下了不好的物質。在場的大人們以此當作笑話,卻也成為整個家族鬧劇裡的「預言」,或說是「影射」。

 

那一份屬於這個家族特有的嘲弄、嘻笑、自欺欺人的氛圍,就如同食用肉裡的恐懼一樣,蔓延到每個人身上。像瘟疫一樣,沒有人可以清醒,沒有人能阻止。即便試著逃離,一旦回到情境裡,那一切的情緒又都與身上的某種類似基因的物質相互吸引,那是已經常住在身體裡的蠱。

 

老母的孤獨,老父的了結,好像讓無法復原的人們都死去,都遭受隔離,那一代傳一代的瘟疫才有終結的一天。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主角旁白:「The thing is, each one of us is the sum total of every moment that we've ever experienced, with all the people we've ever known.」

  影片尾聲,女主角對男主角說的一句話:「You accepted me for who I am, and not for what you wanted me to be.」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片一開始,The Sound of Silence作為背景歌曲,配著男主角的憂鬱眼神,雖然是第一次看,卻覺得好熟悉。也許是太多人提到這部電影,太多人播放這首歌曲。就在第一秒鐘,讓我完全走進了電影的世界。




  班傑明啊!何以如此憂鬱呢?生活無憂無慮,父母從小一路照顧你念書,不用煩惱生活瑣事,順利從大學畢業,得到獎學金可以繼續深造,然後還得到一輛跑車當禮物。這樣的生活何其幸福,為何仍充滿迷惑呢?

  那樣的不安,試著想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是不是就叫青春?於是乎,認真追求著那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費盡心思終於得到,然後呢?接下來呢?

  班傑明啊!經過一夜又一夜的激情,你突然想要有一些溝通,真的開始溝通,知道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然後呢?你逃避了,放棄溝通,回到激情的懷抱,接著又是另一個激情,去搶婚,然後呢?

  為何讓人感到空虛呢?努力追求著什麼,因為不安的驅使之下,揣著激情越過去,然後在激情過後繼續被不安籠罩著,最終我們是不是也學會靜默?淡然看待這一切,捨棄了熱情這一類的東西,只為了擺脫不安,只為了不要繼續煩惱那些名為生命意義或人生使命一類的複雜課題。而努力追求這一切的過程,卻又讓人看來如此自私。

  究竟這一切的努力是為了什麼?或許我們也只能為了彼此仍有的衝動和激情用力笑出聲來,然後把不確定的眼神投向遠方。


Sound Of Silence by Simon & Garfunkel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婚主義的女主角突然發現自己懷孕,於是就跟著男友,兩個人到處尋找棲身地,希望找到一個地方,可以在那個地方迎接孩子的出生,並且迎接他們的新生活。好看的公路電影,就是配著舒服的背景音樂,然後跟著主角去追尋,是探索這個世界,也是找回最真的自己。

  他們沒有結婚,他們沒有太多積蓄,他們也沒有名望、地位,但是幸福並沒有放棄他們,就像他們沒有放棄彼此一樣。


片尾曲:Wait by Alexi Murdoch



Feel I'm on the verge of some great truth
Where I'm finally in my place
But I'm fumbling still for proof
And it's cluttering my space
Casting shadows on my face

I know I have the strength to move a hill
I can hardly leave my room
So I'll sit perfecty still
And I'll listen for a tune
While my mind is on the moon

And if I stumble
And if I stall
And if I slip now
And if I should fall
And if I can't be all that I could be
Will you, will you wait for me?

'Cause everywhere I seem to be
I am only passing through
I dream these days about the sea
I always wake up feeling blue
Wishing I could dream of you

So if I stumble
And if I fall
And if I slip now
And loose it all
And if I can't be all that I could be
Will you, will you wait for me?

And wait for me
And wait for me
And wait for me
Won't you wait for me?

And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Won't you wait for me?

And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Won't you wait for me?

And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Won't you wait for me?

And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Won't you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Please wait for me
Won't you wait for me?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部台詞很多的電影,而且裡面的演員不時還會對著鏡頭說教,一貫維持著伍迪艾倫的風格。


  一般人總是會有一些信仰,或者簡單來說,就是一些想要去相信並追求的事情,好比真愛、耶穌基督、家庭等等。為什麼會有這些信仰?因為這會讓人有篤定的感覺,認為自己是朝著一個確切的方向前進。然後,很快的,你會發現自己的信仰漸漸崩潰,然後你不再相信真愛,不再上教堂,憤然離開家庭,也可能是情人離你而去,天主遺棄了你,家庭分崩離析。不管這種崩潰來自於外部或自己,終究會有這麼一天。

  總之那些原本信誓旦旦認為將會天長地久的東西,有一天就那樣瞬間消逝,然後你開始覺得迷失,覺得自己的世界毀滅了。接著,你可能墮落了,或者自殺身亡。但也有可能你運氣不錯,遇到了一個人,或者很幸運地碰到了某件好事,於是,你又找到新的信仰,重新站起來。誰知道呢?Whatever Works,怎樣都行,至少你又好好活著。

  伍迪艾倫的電影到底算是樂觀?還是極度悲觀?實在很難定義。只能說,如果你還好好活者,而且還有什麼事情值得讓你活下去,那很好,就繼續這樣下去,但請不要太認真去想要怎麼過活。並不是叫你不要想,只是不需要太用力,想不出來就別想,因為你所認為的終有一天背叛你。你覺得你不會愛上一位自大狂,偏偏你就有可能愛上。你覺得你不會成為一位勢利鬼,很可能幾年後你就變成當初自己討厭的人。你覺得自己不會被劈腿,偏偏就會遇上。

  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你的價值觀永遠會重組,你的人際關係永遠在變動,不用替一切事物貼上好壞的標籤,那只是人類的自大,企圖解釋這世界的一切。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忠於當下的自己,想怎樣都行。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不了解背景故事的情況下看完這部電影,女主角的性格很鮮明,是一位相當憂鬱又封閉的少女。看待任何事情都是用負面的角度,拒絕跟任何人交流,好像整個世界都虧欠她。而她自己也不喜歡這樣,卻怎樣都走不出去,對於所有的事情都充滿恐懼。

  即便是這樣,少女還是有絲希望,想要讓自己開心一點。

  周星星的影評,對這部電影的背景有很清楚的說明。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電影節影片介紹網頁:屈辱

  名著改編的電影,故事張力自然不在話下。影片的時代背景是解除種族隔離政策之後的南非,因為不同種族在認知上的差異,突然拉近距離,總會產生一些衝突。是不信任,還是不了解?是真的厭惡,還是為了引起注意?




  為了營造出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緊張對立感,整部電影一直刻意製造出一股類似恐怖片的緊張氛圍。每一次在畫面裡同時出現白人與黑人,就會開始瀰漫著緊張的氣氛,感覺畫面裡的兩造試圖要保持友好,表現出應有的禮教,但內心裡卻時時戒備。

  這種緊張感讓我想到《蒼蠅王》這本書,那群遠離文明世界的孩子們都變成殘酷的土人。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機制,沒有妥善分配資源,人類世界其實相當脆弱的。只要文明的拘束力消失,人與人之間無法依靠背後的制度來強化彼此的信任感,恐慌一旦蔓延開來,情況失控之後,衝突隨時都可能發生。

  聽說銀行會倒閉,民眾立刻湧入銀行兌現。經濟一旦低迷,犯罪案件的次數也會大幅增加。人們因為了解而相互信任,但是信任的關係是相當脆弱的,一旦經過幾次欺騙和傷害,或者長時間的隔離,就得要全部重來,重新建立相互的信任感。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模樣邋遢的幫傭老婦,生活困頓,獨居在租賃的小公寓裡,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行為怪異,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一個人窩在空間狹小的住處作畫,她說這是守護天使引領她這麼做的。




  《花落花開》是法國素樸派畫家薩賀芬路易的傳記電影,作畫如信仰一般驅動著她不斷向前,她不在意別人是否喜歡她的畫,只要能夠畫畫,生活無所謂艱苦。

  看著電影裡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作,還有薩賀芬作畫時的神情,那種生命的熱度讓人振奮。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部電影的場景幾乎都在教室,彷彿現場實況轉播,看著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及時互動。上課的內容針鋒相對,學生們常常不留情面,說老師上課的內容很無聊,挑老師說話的語病。每一次上課都如臨大敵一般,台下的學生總是會有許多無法預料的反應,隨時都得處理突發狀況。




  我覺得這比《春風化雨》這種太過理想化的電影更加精彩,因為真實情況並不是學生們乖乖跟著老師向前衝,反而是學生們把許多的疑惑、叛逆、情緒全部丟出來,丟向老師,然後等著看老師怎麼處理。

  為人師表,台下一雙雙的眼睛盯著你看,到底該怎麼穩定住課堂秩序,如何導引學生的思緒,真的就像在打仗一樣,一不小心,隨時都可能讓場面失控。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電影節影片介紹網頁:穿制服的女孩





  黑白畫面,正方形螢幕,很lomo相片式的不太清晰的畫面,攝影機移動的方式也只有簡單的上下左右轉動或前後移動。第一次在大螢幕上看到這麼老舊的影片,簡單的走位以及移動不太靈活的攝影機,很明顯可以意識到畫面淡出的換幕過程。

  簡單的畫面、故事,很雋永,也很容易看到睡著。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電影節影片介紹網頁:澳洲B片真牛B




  以訪談為主的紀錄片,中間穿插澳洲B片的精采片段和幕後花絮。對於這群澳洲電影工作者來說,拍電影就是要想辦法吸引觀眾進戲院,才可以賺大錢,所以一開始就是走嘩眾取寵、惡搞的風格。但是這群人拍著拍著就玩上癮了,不斷有新的惡搞方式,裸體、血腥、暴力、恐怖、禁忌等等內容充斥整部影片。

  在歐美人的眼中,這些澳洲片都是不入流的B級影片,但這些澳洲人玩得很開心,甚至越玩越認真。看到這些電影工作者在談論影片的神情,以及驚險的拍攝過程,即使你無法接受這些低俗電影,也一定會由衷佩服這群人的熱情。

  拍電影為什麼要那麼壓抑?為什麼非要獎項肯定?自己拍得開心就好啊。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電影節影片介紹網頁:控訴風暴




  這部電影應該可以歸類為法庭劇,裡面有很多比較大的議題,像是戰亂期間隨意殺害無辜人民的行為,法律是否真能伸張正義,西方社會主導的聯合國總是說的比做的好聽等等,想到這些就會讓人掉入沉重的漩渦裡。

  在這裡,我不太想談論這樣大的議題,反而想說一說電影裡的這對兄妹。

  哥哥沒有目睹悲劇現場,為什麼還要以證人的身份指控將軍的罪刑呢?甚至還因為被法庭發現他沒有真正目睹事件經過,有做偽證的嫌疑,而選擇上吊自殺。因為他深愛著他的妹妹,希望能懲處犯人,讓妹妹走出那段傷心記憶。

  妹妹當時還是個小女孩,卻親眼目睹婦女被強暴、隨意殺害的慘況。這樣的陰影一直在她的心裡,即使她結婚生小孩,遠離故鄉到別的國家,都無法拋開這段記憶。為什麼人類社會的共業,卻是由一個小女孩來承擔?


  聯合國的高官們認為將軍是穩定巴爾幹半島的重要人物,是民族英雄,如果真的被判處重刑,巴爾幹半島會失控,所以我們應該往前看,而不是耽溺於已經發生卻無法挽回的事情上。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理由,但我們都忽略了戰時造成的傷害並不是一個過去的歷史事件,它不是一個短暫的點,而是無限延伸的放射線,一直到很多年後的今天,戰爭的陰影仍然在殘害著許多人。那些像將軍一樣的獨裁者,仍然佔有這世界多數的領導位置,繼續讓歷史的傷口擴大、腐爛。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電影節影片介紹網頁:我的陽光




  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究竟在想些什麼呢?導演用鏡頭帶著我們跟在小女孩身邊度過一天又一天。小女孩不多話,總是邊走邊哼著歌。小女孩的父母離婚,媽媽另結新歡還生下一個小男娃。爸爸是一個皮條客,總是開著汽艇送女人上貨船。臥病在床的爺爺很饒舌,又愛命令小女孩幫他買菸、洗澡。隔壁的阿姨老是貪戀著女孩的青春肉體,常常來找女孩。雜貨店的老闆趁機性騷擾女孩,班上的同學總是欺負女孩。

  雖然有這麼多不開心的事情,女孩卻沒有哭泣,還在這樣的日子裡找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簡簡單單的故事,有很多細微的地方會讓人會心一笑。除了故事,就是那美麗的地中海風景。尤其是夕陽西下,藍色的海天之間隔著一道橘紅色的光暈,再加上輪船黑色的剪影,真的很美。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電影節影片介紹網頁:出櫃宣言

  影片一開始,吞藥自盡的少年被推到急診室裡洗胃、催吐,看著少年的痛苦表情,真的是自找罪受。治療結束,醫護人員問少年為什麼要吞藥,少年立刻大哭說自己是同性戀......與其說這一段哭泣的場面相當悲傷,不如說像是小孩在鬧脾氣。




  接著,故事轉到主角身上。男主角是一位高中老師,偶然邂逅一位異性,很快就步入禮堂。但在結婚之後,男主角卻意外遇到以前的舊情人,而且這舊情人還是一位男性。突然,男主角體內某種潛在的意識漸漸甦醒,於是他不由自主地跑去同性戀酒吧,認識了一位少年,很快就墜入愛河。但是好景不常,被老婆撞見兩個大男人像情侶一般相擁。驚訝的不只是男主角,老婆和少年也很驚訝,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最後,老婆和少年都不要他,他又一個人回到酒吧,像個小孩使性子一般打算大鬧一場,結果被一個老男同性戀制止,問他在難過什麼。呼應影片一開始,男主角也像個小孩一樣,突然大哭說自己是個高中老師,還是個同性戀高中老師。

  老同性戀很平靜地跟他說,這酒吧裡多的是比他遭遇更慘的人,於是開始講起他年輕時跟一個男人睡在帳棚裡,後來被納粹抓去集中營,戰爭一結束就決定加入共產黨,反對一切剝削。你現在身邊工作的人有各種膚色、種族的人,就是我努力換來的,但是同性戀卻還是沒有得到公平對待。即使人生不順遂,酒吧裡的這群人還是沒有放棄,等待有一天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之後,上級到課堂觀看男主角上課,也許是例行公事,也許是接獲線報來調查。男主角面對這些長官,態度從容,沒有一點擔心。隔天,他還是騎著腳踏車去學校上課,就像男主角第一次出現在螢幕前一樣坦然自在。

  看過一些以同性戀為主題的電影,總是看著影片裡的同性戀躲在酒吧裡,或者在自己的小房間裡自我沉溺,覺得這個世界遺棄了他們,那他們也不要理這個世界,乾脆隔絕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自爽。

  這部影片不太一樣,導演用很輕鬆詼諧的方式呈現這一切:同性戀必須面對的質疑眼光,同性戀自我認同過程的掙扎,這一些橋段都沒有少。但即便同性戀很辛苦,也不要像個小孩子一樣,動不動就說人家都有卡達天王,為什麼我沒有?人家都男生愛女生,為什麼我男生愛男生?人家都黑眼珠,為什麼我是藍色的眼珠?

  看完這影片,彷彿聽到導演這麼說:不要因為自己是少數,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者自卑。當你覺得自己很寂寞,很痛苦,都沒有人懂的時候,只是因為你還沒聽到比你更慘的故事。

  別以為你現在面對的是世界末日,小子,你還嫩的很勒,真正的地獄你還沒看過。要像影片的最後一幕那樣,男主角自在地騎著腳踏車,輕鬆愉快地迎接每一天。走出去,不只是宣告自己的性取向,也要走進那個不是那麼接受你的世界。

  幾年前,混血兒被罵雜種,現在人人都想生一個混血兒。也許幾年之後,男生會羨慕同性戀:喜歡男生多好,都不會像女生那樣歇斯底里。女生會羨慕同性戀:喜歡女生多好,男生都很臭又很遲鈍。

  未來的世界,誰知道呢?

P.S.
  二十年前的影片,故事的舖陳卻讓我覺得不輸最近看過的同性戀電影。為什麼同性戀就一定要特別強調自己「受害者」的角色呢?難道同性戀就非得用這樣的方式博取同情,才有辦法突破現狀嗎?拿出你們的自信,不要再像小孩子那樣耍性子,裝可憐了。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Julie Delpy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延續《Before Sunset》一貫的風格,但是加了很多有趣的橋段。多了更多現實醜陋的橋段,但還是很浪漫。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段無法對他人述說,並在當事人腦海中縈繞一輩子的愛情故事,就像《麥迪遜之橋》和《斷背山》。




  這部電影真的很讓我感動,沒辦法說是為什麼,大概就是這樣一種氛圍:我們每個人都想盡一切可能來豐富愛,讓愛得到最大的滋潤,可以開出最美麗的花朵,讓別人為我們的愛讚嘆。然後我們才發現自己的內心裡有那麼多怯懦、柔弱的傷口,在試圖豐富愛的過程中不停被拉扯,刺痛著我們。於是我們反射性地停了下來,沒辦法繼續拉扯著傷口來為愛奔走,最終離棄了愛。雖然我們離棄了愛,而愛卻始終在那,不斷呼喚著我們,等待有一天我們變得更堅強,可以再一次擁抱真愛。

  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但我們總是努力克服自己的脆弱,以勇敢的心來榮耀愛,在愛的光輝下領受希望的溫暖。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感人的電影,每次有這類談論人權的電影,就會出現美國《獨立宣言》的經典口號:「人人生而平等」。

  這裡有一篇文章(「Milk/自由大道」奧斯卡感言影音翻譯),介紹的很詳盡。

  為什麼人會有那種覺得比別人優異的自大心態呢?是來自於恐懼?還是來自於無知?

  關於「信仰」,絕對不是一種礦產,不需要千里迢迢去開採。也絕對不是一個你必須刻意前去膜拜的聖地,即使不接近聖地也不會被遺棄。人們總是把信仰物化,然後一起把信仰當精品名牌膜拜,對於那些只穿「信仰地攤貨」的人嗤之以鼻。

  信仰這東西就像太陽一樣,太陽不會選擇只將光芒照射到某些人身上,反而是某些自稱為使徒的人,把其他不符合條件的人趕到陰影底下,讓神的光芒,佛陀的慈悲無法施展在每個人身上。那些為宗教道德標準把關的人,才是真正的無神論者。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那樣的時代,即便是位高權重的公爵也有很多的拘束。在一次政治宴會中,公爵突然離席,全部人立刻起立目送,每個人都面面相覷,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在公爵夫人的追問下,才知道公爵不太喜歡政治聚會,所以想回房休息。也許你會說既然不喜歡就不要搞這種聚會,但就因為是公爵才需要這樣偶而宴請各方嘉賓。

  活潑又富幻想的喬治安娜嫁作公爵夫人,覺得公爵冷漠、一板一眼,只是把她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於是不甘寂寞的公爵夫人到處交際,參與政治活動,到賭場玩樂,籌備一齣戲碼調侃自己的丈夫,甚至打算跟愛人私奔。面對這一切,公爵並沒有做出激烈的報復,還是保持冷酷的姿態,最後很有耐心地把自己的夫人拉回現實之中。

  自由這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們老是會說,這是我的自由,你憑什麼管我?或者說,我又沒有殺人放火,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當然,我們是可以很放縱,只為追求自己的自由。但畢竟人是不可能獨立生活的,多少還是會跟別人聯繫,既然聯繫一直存在,只要過度拉扯,都會讓彼此不舒服的。

  公爵夫人只想著她所要的,以及她心裡期待的。但就像朋友批評她的話,她從來就沒有用心了解別人的想法和處境,總是只為自己想。也許公爵不是真正深愛著夫人,但公爵對夫人所表現的寬容和耐心是可以確定的。這樣的對待算不算愛,就看我們怎麼解釋了。

  年輕的時候,我們不喜歡妥協,覺得一旦妥協就等於喪失自由。經過時間的累積,會發現自由與妥協不見得是那麼對立的,一旦把這種對立的想法放開,反而能感受到更大的自由。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伍迪艾倫的電影總是極盡挖苦和調侃之能事,搞得人們「無手措其手足」。到底標準在哪?真的會把人搞昏頭。




  面對感情,怎樣的心態才是好的?自認為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結果馬上就被愛情將了一軍。努力追尋到人人稱羨的感情生活,卻又覺得這不太像是自己要的。

  追到的不要,淺嘗的滋味又念念不忘。對目前的生活有點厭倦,但又沒辦法放棄。朝思暮想著讓人悸動的感情,卻又沒勇氣追求。

  在伍迪艾倫的電影裡,每個人都像個小丑一樣。在自己看來是一次認真的演出,但在他人眼中卻是滑稽可笑的。不過,這個世界大概就是以這種互相取樂的方式在運轉著吧!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錄音師在一大堆信件中發現了一張求救明信片,內容不清不楚,只知道是他的導演朋友從里斯本寄來的。即便看起來有點無病呻吟,錄音師還是拖著他剛扭傷的腳,開車前往里斯本。



  千里迢迢來到里斯本,導演卻不知道跑去哪裡,只留下拍攝里斯本街道的影片、日記,以及幾本做了筆記,內容非常虛無的小書。
  天氣好的時候,錄音師就在里斯本的街道上收集各種聲音。中途他玩起一個小遊戲:看著導演拍攝的影片,找到影片裡的磨刀師、洗衣婦,把磨刀和洗衣的聲音錄下來。天氣不好的時候,或者深夜,錄音師就翻看小書,看著導演在書上畫的重點,以及導演的錄影記事,然後取笑導演居然陷入可笑的深沈和絕望之中。

  有一天,錄音師終於發現導演,發現他正在拍攝一些莫名其妙的影片。導演說他再也拍不出好影片,也不知道怎麼拍攝影片,所以他不再透過眼睛拍攝,而是把攝影機藏在街邊,隔天再取回,或是把攝影機掛在背上,讓攝影機自己在背後隨便拍攝。然後拍攝了一堆垃圾影片。

  結果錄音師偷偷拿走放在街邊的攝影機,自己錄了一段話給導演,要導演把那些深沈又虛無的小書扔掉,好好拍片就好,幹嘛想那麼多。

  隔天,導演去取攝影機,聽到了這段錄音,找回了攝影的熱情,於是就跟錄音師兩人穿梭在里斯本的街道裡拍攝電影。

  電影裡的錄音師是個很棒的角色。扭傷的腳好了,他可以開心的跳來跳去。美麗女歌手寄給他一張明信片,就像是中樂透一樣。生活裡一點點的好運,就可以讓他很開心。

  重要的是,他沒有放棄任何細小的線索。所以即便導演的明信片有點莫名其妙,他還是跑去了里斯本。雖然一開始的旅程相當坎坷,但是他很快就找到開心的事情。

  這種感覺大概就是「熱情」吧。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