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開始就帶著觀眾走一趟軍火生產配送的過程:一顆子彈在工廠裡面加工、裝配、裝箱、載運,然後交到某個人的手中(也許是軍人、恐怖份子或武裝暴力份子),最後擊中一位青年的頭顱。
這就是一個子彈的商品生命週期。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am.com/diving_soar/31b7789f.jpg&width=250)
商人性格的養成
尼可拉斯‧凱吉在片中飾演一位名為尤瑞‧歐洛夫的軍火商。當然,尤瑞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個軍火商,也沒有子承父業,倒是承襲了父親的商人性格。在那樣顛沛流離的年代,養活一家人是第一要務。為了生存下去,就算變成猶太人,甚至信教,都在所不惜。正因為這樣的性格,尤瑞在耳濡目染下,也是滿腦子生意頭腦,想著該如何賺大錢。
商人的楷模
意外目睹一場槍案現場,尤瑞彷彿找到金礦,開始了他的軍火生意。就像其他行業一樣,他帶著弟弟到軍火展覽會觀摩,到處遞名片,隨時注意國際新聞,了解各國的情勢,只為了隨時了解哪裡有利可圖。暫且不論他的商品為何,尤瑞確實是個稱職的商人,天生吃這行飯的。
看著蘇聯解體,尤瑞立刻嗅到新的商機。賴比瑞亞總統拿著樣品槍當場射殺不檢點的部下,尤瑞大喊一聲。擔心的不是人命,而是他的樣品槍變成二手貨,賣不到好價錢。另外,與賴比瑞亞統治者談生意時,他不只賣對方要的商品,還提供對方可能需要的商品。在個人品德上,不像某些商人會因為賺了大錢就使壞,尤瑞總是克制住自己,不亂搞,隨時保持機警。
天命?誤入歧途?
對尤瑞來說,錢不再是重點。他就像是天生幹這行的,那是他的舞台,多嚴密的封鎖都能突破,準時將商品交給客戶。他不浪費時間諂媚別人,但是他的信用替他帶來盟友和各種庇護。很多人需要他,整個商業機制裡需要他這麼一位仲介者。即使證據確鑿,仍然有某個不知名的大人物保他出來。
他沒辦法棄權,也沒機會被人拉下台。因為沒人做得比他好,他就是軍火界裡的超級業務員。
資本主義的毒
表面上看來,這部電影在談論戰爭,表明戰爭是人性的一部分。若是撇開軍火不談,不就是一部談論全球化之下的商業經營嗎?世界上某個地方有人想要賣東西,就有另一個地方的某個人想要買。不論法律如何限制,都無法阻止人類買賣的天性。
人們像是中了資本主義的毒,心裡想的就是賺錢、賺錢、賺錢。那些恐怖份子真的只是為了殺人而殺人嗎?追根究底之後,可能也只是為了賺錢。有錢才能擁有一切,但在混亂的時代,唯有掌握權力才能擁有錢。如何掌握權力?武器成了最好的工具。
「奪取」成為普世價值?
所謂「商人無祖國」。當跨國企業成為常態之後,人們開始探討企業是否會取代各國統治機構。全球性組織的角色又是如何?資本主義重視的就是利潤、競爭、同盟,還有賺錢的頭腦。如果一切都以商業掛帥?世界會變得怎樣呢?
個人認為,已經不是戰爭與否的問題,也不是武器管制的問題,而是人類基本價值觀的問題。當全球各地的媒體都在傳達賺取利潤的重要性,大眾都只是想著如何獲利而非分享的時候,「奪取」的價值觀永遠在人們的心裡:為了利潤和私慾,甚至可以奪取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