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陣子常常看到有關樂生療養院拆遷的抗議新聞。一些自認理性的旁觀者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爭執沒有必要,只要把時間拉長,療養院設址在哪裡還不都是一樣。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就好像清朝初年大家打死不肯留辮子,卻又在民國初年上演同樣的戲碼,只是換成打死不肯剪掉辮子。如果這樣想的話,那一個在鐵軌遊戲的孩童們的故事又該如何解釋?
  一個孩子很守規矩地在廢棄的鐵軌上遊戲,是否就該為了其他多數孩童的不守規定,而承擔被火車輾過的懲罰?人們常常告訴自己要把眼光放大,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一種成熟智慧的思維:如果過了五年,我根本不會在意現在發生的事情;如果把範圍拉大,我一個人的犧牲若對多數人有幫助,那又何須計較。

  這樣說好像沒錯,但總覺得仍是一種不夠全面的立場。把範圍拉大,讓眼光看得更遠,立場就會更全面嗎?僅僅是療養院拆遷,也許對整個社會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如果真的要緬懷,也有一籮筐的歷史典藏可以讓我們從精神上回到過去。但是若換成是一個人的歷史,假使某個人只有七十歲的生命,卻在療養院裡生活了三十年。每一天都看著同樣的景色,出門的時候也都走著同樣的小路,屬於這個人的歷史完完全全與此地融在一起。突然之間,像是天崩地裂,景物完全改變,對於這個人的影響會有多深遠?有關他的歷史還完整嗎?

  屬於這個人的歷史,有將近一半的篇幅都與這個環境有關,卻被硬生生從這個地方剝離。有人敢毀掉故宮裡所有的文物嗎?但我們卻經常輕易摧毀屬於他人歷史中的珍貴文物。

  雖然人生是一條連續的線,這線卻也是從一個點開始的。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小小事件或物品對人的影響。如果我們能看到人與其他一切之間的引力,一定會看到一個人是如何綿密地被許多事件、人物和物品牽扯著。我們看似自由活動,卻像皮影魁儡受到線繩的擺佈。

  假使真是如此,我們還可以不負責任地要求別人沒有矛盾且不顧一切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vingsoar 的頭像
    divingsoar

    漫漫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