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小、國中的時候,總是要測試兩千公尺、三千公尺這類的長距離跑步成績,每次測試都是一場折騰。那時候總告訴自己,千萬不可以停下來用走的。那個年紀的小孩,缺少的不是體力而是意志力,而原來我是個頗有意志力的小孩?總之,過程中總會有人在途中選擇用走的,而似乎老師也會語帶鼓勵兼命令,說著「跑起來」。告訴自己不要用走的,並不是因為有骨氣,而是覺得一旦用走的,似乎就再也無法跑起來。
最近流行馬拉松。記得村上春樹說過,再怎麼累都不能用走的。而人生也該如同馬拉松嗎?而我是不是也該記得小時候跑長距離的「態度」,要不停跑下去?馬拉松的過程雖然不用走的,但馬拉松再長也就是四十二公里,結束之後要走要坐要躺,都可以啊!而人生不長,卻也不短,遠遠超過一場馬拉松,沒有辦法不停下來。但似乎很多人把人生當馬拉松,一個階段銜接著另一個階段,很擔心一旦停下就被別人追上。
很久以前看過一部足球卡通,裡面的主角叫龍村光。有一位把主角當成勁敵的隊友每次到後半場就開始沒力,但阿光永遠精力充沛,於是隊友就更努力,不想輸給阿光,結果反而更累,於是教練就請隊友觀察阿光,發現阿光常常會找空檔休息,並不是一直在衝刺。啊,原來調配體力也是個關鍵。持續往前進,很容易,只要跟著人群往前跑就對了。但如何在人人都往前衝刺的時候選擇停下來呢?停下來,會不會永遠追趕不上其他人?停下來,會不會就此被這世界淘汰?停下來,要面對內心的恐懼、遲疑、怠惰。停下來,要面對的是自己的不確定感,是與自己的拔河。停下來,一點都不容易。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