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 Bloom是一個愛說故事的傢伙,總是把自己的人生經歷說成一趟冒險旅程。在他的故事裡,滿是女巫、巨人、馬戲團、黑森林、世外桃源、連體嬰美女姐妹等等奇人異事,像一部童話故事一樣多采多姿。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am.com/diving_soar/cef48af7.jpg)
隨著年紀的增長,Ed的兒子Will開始厭倦父親的「鬼扯」。小時候還認為這些是很美麗的童話故事,但是長大之後如果還要繼續相信這些故事,真的會讓人受不了。Will總覺得父親老是編故事,不願呈現最真實的自己,最後終於和父親決裂,持續三年的冷戰,直到父親身體出現異樣,可能快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Will才決定回到老家,重新與父親對話。
虛弱的父親仍不改其本色,即使面臨死亡,還是滔滔不絕說著那些聽過不下幾百遍的奇幻故事。這些故事當中,最精采的有兩個:一個是大魚的故事,另一個則是女巫眼球具有預知死亡場景的能力的故事。
這兩個故事成為整部電影的引線,最終引出這個兒子願意順著父親的話頭繼續編故事的舉動。父親老說自己是如何如何勇敢,親眼看到女巫的眼球,知道自己的死亡方式。正因為如此,即使遇到再可怕的事情,只要和死亡場景不同,就好像他知道電影裡的主角絕對不會死一樣,可以毫無畏懼地面對眼前的一切。但是,父親始終沒有說過他的死亡場景是什麼。
當父親只剩最後一口氣的時候,他逼問著床邊的兒子:「告訴我,我是怎麼死的?」兒子先是說:「你沒對我說過。」父親仍然用著微弱且略帶喘息的聲音問著:「我是怎麼死的?」於是,兒子接著大魚的故事,說起有關父親是如何死亡的故事。故事內容熱鬧離奇,最後父親化身大魚回到河裡......故事完畢,父親安祥離去。
父親給了兒子一個很美的出生故事,兒子也還給父親一個奇幻的離世傳奇。
除了父子倆的互動之外,我也很喜歡Ed Bloom夫婦兩人抱在浴缸裡的一幕。Ed在家休養的日子裡,有一天他整個人潛浸在裝滿水的浴缸裡面,然後在水裡看到自己妻子走進來望著水裡的自己。於是他坐出水面,說著自己很乾渴。妻子聽完這話,跨進浴缸裡,抱著Ed說:「跟你在一起的日子裡,我從不覺得乾渴。」
乾渴的意思是什麼?水是生命的泉源,滋潤大地,蒸發之後又因大雨而復歸土地。生命就像水的流動,看似平淡卻又生生不息。就像水一樣清淡,生命沒有那麼多的歷險,也沒有那麼多的機會可以讓人人都成為英雄。真正的生活,總是在平淡中度過。就像Ed因為外出訪客,錯過兒子的出生日。平凡的生活讓他感到乾渴,於是他用自己的口水滋潤生命,不斷說著一則又一則離奇魔幻的故事,期望讓自己的生命更飽滿。
故事裡的人物確實存在,只是被Ed沾上了一抹奇幻的色彩。在他的生命旅途裡,總是不斷說著很多美麗的故事來裝飾記憶。這樣的作法是否不夠真實?就好像Will質疑自己的父親那樣:別再鬼扯了!把最真實的你給我看。
一個人真正的面貌該如何呈現?是該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嗎?我總覺得生命本身就是最美麗的呈現,並不是考古。謊言讓人厭惡嗎?回想「美麗人生」,父親與兒子在集中營所玩的遊戲,你會發現:生命最重要的課題不是要去判別真實與虛假。
那麼,最重要的課題是什麼?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