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學與藝術的價值在哪?我所說的價值並不是這些藝術作品在拍賣場上的叫價,也不是人們爭著看上一眼的搶手程度。我所認為的價值很簡單,簡單到只是一個人在欣賞一件作品時,不論是畫作、文字或音樂,所產生的感動程度。  小時候不懂什麼叫做藝術,總覺得藝術跟生活有一層距離。後來才知道藝術是如何貼近生活,反而是年幼的我還不曾嚐過生活的滋味,無法讓自身的經驗與藝術作品相互碰撞。

  我一直對人類的記憶有著濃厚的興趣,引用一句電影的台詞:「我不是忘記,而是一時想不起來。」這感覺就好像我們在家翻箱倒櫃地找著某件東西,幾乎把整個家都翻過來,還是沒有找到。後來,這件東西卻可能在搬家的時候突然出現。

  我想人們的記憶也是這麼一回事。

  當我們看完一本書,聽過一首歌曲,凝視過一幅圖畫,這些文字、畫面和旋律就會化作一筆資料儲存起來。我們可以把每一個記憶想成一件物品,我們得到之後就隨手放在桌上、櫃子裡、床頭,然後繼續處理其他事情。偶而,我們會有印象自己曾經看過某一段文字,或者聽過某一絲旋律,只是怎麼都想不起來。

  記憶之海裡塞滿著許多東西,而我們卻不知如何撈取。

  也許每一種記憶都有其獨特的形狀,必須用不同的網面撈取。各式各樣的網面從何而來?只是坐在原地努力回憶,永遠也想不起任何事情。於是,很多人會「重回現場」,回到記憶產生的空間點,企圖喚回當時的記憶。

  為何這樣的方法有效?可能是因為一筆記憶的產生總是由週遭的各種環境因素交互作用所產生的,每一項因素就是一條線索,這些線索牽在記憶的邊緣,當我們取得足夠的線索,或許就能利用這些線索將記憶拉出記憶之海。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記憶都能利用這樣的方式重新模擬複製。大多數的記憶像是一塊大石,沉入海底之後便扯斷了所有的線索糾纏,成為一塊記憶孤島。我們該如何抵達這些記憶孤島?讓每一筆記憶都能相互連結,隨時都能取用。

  也許坊間的一些記憶速成班可以幫助記憶,但是這些方法也只能用於結構化的記憶。除了結構化的記憶,人類的大部分記憶都是非常零碎的,根本無法清楚定義,更不可能利用科學方法強記。

  既然這樣,我們該怎麼利用記憶之海的資源呢?

  人們經常從書本、圖畫和電影等等作品之中得到啟發,但是面對同樣一本書,或者同一部電影,每個人所得到的啟發卻是截然不同的。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把作品當成一面鏡子,從鏡中照見自身的蘊藏。

  人類是個高度敏感的動物,敏感的程度超出意識範圍。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沒有察覺,但是身體卻已經忠實地將感覺記錄下來。舉個例子來說,九二一地震剛發生的時候,很多義工都到現場幫忙。這些義工在現場看到很多死屍,當下雖然會一陣驚愕,但是馬上又會回歸正常。表面上看來,這些義工刻意忽略了心裡的不安感覺,但是身體早在接觸的那一瞬間就將這種感覺記錄下來。好比是一個人嗅到毒氣才屏息,但是第一口毒氣早已進入身體。於是,當這些義工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有人卻會因為目睹一場火災,引出當時在地震現場刻意忽略的記憶,導致這個人突然情緒失控。

  這樣的記憶是主動的,會與環境產生立即的反應。也有一些記憶就像惰性氣體一樣,在常溫之下不會與其他分子產生反應。如果我們希望找出這些記憶,我們可能會利用一些方法引出這些記憶,就好像我們用食物誘引獵物一樣。但是面對一些比較「低調」的回憶,一般的方法似乎沒有效果。

  為了引出這些記憶,我們開始接觸文藝作品,這些作品是各種形狀的網面,每一項作品都能照見不同的記憶孤島。我們用文藝作品撈取自身的記憶蘊藏,從中得到所謂的感動和靈感。

  這些感動和靈感屬於作者?還是讀者?也許我們不能劃定界線,但是同樣一部作品確實會因為讀者的經驗差異,而有天差地別的感官收穫。仔細回想以往接觸文藝作品的經驗(不好意思,我們又得用最陽春的方式撈取記憶),聽到一首歌的感動,看完一部電影之後的精神撼動,讀完一本書之後的繞樑不絕。

  直觀來說,我們只是在回味作品的內容。為什麼我們會對這部作品有如此大的感動呢?為什麼會想要回味呢?會不會在觀賞的過程中,我們內在的某些記憶孤島正被牽動著,在心底激起漩渦。我們航行於這一片被文藝作品翻攪的記憶之海,彷彿看到某一個秘密通道,於是我們繼續回味作品內容,讓海面繼續洶湧,我們才能在浪潮之下看到秘密通道,然後穿過浪潮進入秘密通道,找尋遺忘的美麗孤島。

  不只是文藝作品,有時候只是朋友之間的對話,也經常能夠激起熱烈的火花。常常就在一些看似天馬行空的談話之中,某些被遺忘的記憶就這樣浮上檯面,某個人忽然蹦出一段很有哲理的話,或是誰提出某個很棒的論點。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哲學家,也都是天生的詩人,只是忘了當時的悸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vingsoar 的頭像
    divingsoar

    漫漫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