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天前傳出了黎礎寧自殺身亡的消息。沒想過要去評論什麼,但這消息讓我想到了一些事情。
聽到這則新聞的當下,我想到的是《慾望之翼》這部電影,有一幕是一位男子跳樓自殺,天使伸出手,望著摔落的身影,露出相當惋惜、悲慟的表情。也許有人會說很傻,沒有必要走到自殺這一部,但那種陷溺的痛苦是無法被分擔的啊!
想起黃春明夫婦,在兒子自殺之後曾說過:『國峻心靈上承受的痛苦「一定遠比雙親失去他的痛苦還要多」,雖有千般不捨,情願相信他已經回到了幸福的時空。』
我想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陷溺的感受,那感覺就像把嬰兒丟到大海裡,這孩子可能學會游泳,並在未來的人生裡多了一項可以讓自己快樂的原因。也有可能這孩子溺斃身亡,留下其他人在海邊哀嘆。
念研究所的時候,我也有過強烈的陷溺感,常常覺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在下一刻被憂鬱吞噬,在恍惚之下走向死亡。即便家人和朋友對你展現了許多的愛,主動表達要陪著你承受的意願,甚至因你而哭泣,但你心裡很清楚知道這股要溺斃的感覺是無法轉嫁的,是在每一秒你感受到自我的當下都強烈扼住你咽喉的力量,你必須自己去承擔並越過它。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關卡,可能有很多人這一輩子都滿足而快樂,不曾有過強烈的陷溺感。但真的遇到了,就奮力掙扎吧!如果越過了,生命裡會出現一片更遼闊的空間,如果累了,那就放手,就陷落,剩下來的就讓存活的我們用愛來承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