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到底有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呢?最近慢慢喪失(或者說不在意?不執著?)是非對錯的價值判斷。如果深究價值判斷背後的人心,是有其非,非也有其是。對之中似乎有些不太對勁,錯之中又彷彿存在真理。
年輕的時候,覺得謊言是罪大惡極,如果一個人說謊,就不值得信任。年紀增長,漸漸發現生活裡隨時存在著謊言。懶得解釋就隨便拿個謊言搪塞,因為害羞而撒謊想要唬弄過去避免成為話題焦點,為了顧全某些人的面子而刻意把話題扯開。面對著人情世故,謊言是如此理所當然,又是如此善巧,它不是絕對的壞事,有時候能成為工具,在生活裡顯現它的價值。
為什麼我們怕謊言?因為我們不想猜,不想揣測,不想懷疑。期望所有的事情都能直來直往,表面上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但真實情況會是如此嗎?這個世界有那麼容易理解嗎?不願意接受謊言,是否也暗示著我們不想認真去思考?如果這世界都是謊言,我們就看不到真相了嗎?真相與謊言並不是錢幣的兩面,並不是翻到正面就看不到反面。真相與謊言是各自獨立的。
真相不會因為任何外在因素而有所變動,而謊言只是一種附加,可以稱它是遮蔽物,也可以稱它是潤滑劑,更可以稱它是調味料。但不管是哪一種,謊言都不是主角,只是個配角,真正的主角就是真實、真相、真理。謊言從來無法牽動真相一絲一毫,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謊言沒有什麼了不起,而為什麼我們要把它看得如此了不起?因為看不透謊言,因為心容易被謊言干擾,於是拒絕謊言,把謊言看成罪大惡極,只因為無法應付謊言,因為謊言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困窘。那為什麼我們不學著讓自己更好,更能承受謊言呢?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而我們之所以害怕謊言,會不會只因為我們的心總是被謊言沾染、攪亂?
如果是這樣,謊言不就只是表相,若我們的心夠沈靜,又何需在意謊言?即便我們被騙、被隱瞞,也不妨礙我們發現謊言背後的真相。最重要的是,謊言不只是謊言,謊言也揭露出對方的恐懼、懷疑與擔憂,而我們是否理解了對方的擔憂?也許正是因為我們不理解,對方只能用謊言來保護自己。
之二
問題一:曾經相知相愛的戀人,到最後為何形同陌路?
問題二:人是否都是孤獨的?人是否都需要一小塊自我的絕對領域?
當兩個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彼此總是保有一點自己的空間。但是當兩個人不再有距離,每天相處在一起,是不是也就不需要自己的空間?如果空間無法保持,會怎麼樣?只好築牆。既然距離無法拉開,也不能保有自我的空間,那就在心裡築牆,在牆的這頭守住自我的空間。
曾經相知相愛的戀人,漸漸靠在一起,相處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沒有一絲縫隙。如果其中一個生命企圖尋求一點自我的空間,又無法在兩人之間騰出一點距離,只能築牆。
即便把距離拉近,誰又能保證不會築牆?牆與距離,哪個好呢?但距離是一種牆,牆也是一種距離,都是一樣的。一旦距離存在,刻意靠近只會造出牆。一旦沒有距離,也能隨時翻牆。那麼,牆不是牆,距離也不是距離了。讓我們自由的是心,困住我們的也是心。
- Dec 27 Thu 2012 05:01
這裡與那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