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Newton's apple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一次學習物件導向系統分析的時候,有一大堆各型各類的圖,全部都是用來描繪一個系統的。沒有一種圖可以完整說明整個系統,但是每一種圖類都是一種觀看系統的角度。那時候,從書本上,或者是有經驗的人口中,都說著要先從物件下手,必須先完成類別圖。把所有的物件找出來,補齊每個物件的內容,再來討論物件的關係。  學習英文的時候,背單字是個基本功,名詞則是基本功的基本。曾聽侯孝賢說過,他拍電影最在意的就是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一個演員的特質,衡量這個特質是不是你想要的,然後再為這個人編故事,最後將這個人放到故事編織成的畫框裡。

  人物活了,整個故事就跟著活了。關係成了附屬品。

  沒有物件,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關係。物件因為基本,被看得重要。但是物件之於關係,就好比原料之於各類生產品。碳元素可以構成木炭,也可以構成鑽石。這些變化多端的生產品就是關係,是樹幹上岔出的無數分枝。整個世界的呈現,是個體的排列組合,由關係來體現。

  把人類的記憶比喻為一個關聯式資料庫,裡面儲存著許多資料。就像我們在課堂上聽到的,儲存資料的方法很自由,只要你高興,想怎樣就怎樣。但是為了避免資料變成孤島,或者是資料重複,會有一套「正規化」的觀念,可以解決這類問題。不過一體總有好壞兩面,端看使用者如何取捨。

  記憶是由許多片段印象組合而成,這些片段就像是一個一個的物件。當這些物件都儲存到記憶之海當中,是不是就萬無一失?有沒有可能在我們刪除某些片段的同時,也刪除了別的片段,或者讓某些片段成為孤島。結果,這些片段即使仍留在腦海,卻怎麼也打撈不到。

  因為這樣的特性,很多人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替同一個印象製造「多重記憶鏈結」。例如在背單字的時候,除了寫一遍,我們甚至會默念一遍,眼睛看著單字,耳朵聽著自己念出來的單字發音。

  我們正在為自己記憶裡的每一塊片段建立多重連結。

  用進廢退,東西要經常使用才不會壞掉,記憶也需要不斷被喚醒才不會遺忘。物件無法增生,但是關係卻能交互連結,形成一種連結,彷彿孤島之間的海底隧道。


  有人問我:日劇不都是那樣嗎?為何要一直看?因為我知道,每一個我從日劇得來的片段就像一個一個的孤島,如果這個片段能有好幾部日劇,好幾種不同的記憶索引來聯繫,才能保證這塊片段能為我所用。

  除了不斷觀看,也不斷寫出感想,只因為我需要更多的關係與連結,以確保自己能毫無阻礙遨遊於記憶之海,思緒之巅。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學的英文是Philosophy,源自於拉丁文字,就字面上的意思進行拆解,可以解釋為「愛智」。因為人們有求知的慾望,才逐漸衍伸出這樣的字詞。在我剛接觸哲學的時候,一直覺得這是一門似是而非,極端抽象的學問,甚至盡可能地把事情說得越難懂越好。開始對哲學有些概念之後,了解到哲學必然也必須是如此抽象。  簡單的說,哲學就是一種「思維模式」。在英文的辭彙裡面,把博士稱為Ph.D,直接翻譯就變成「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在這裡我們可以做兩種解釋:第一,人類最原初的知識領域就是哲學,人們把這個領域的智者稱之為「哲學博士」。後來,各個知識領域開始從哲學分離出來,成為獨立門派。但是在各個領域裡的專家仍然用此一名詞,都稱之為Ph.D。另一種解釋可以針對Philosophy這個單字來做解釋。我們可以把「哲學」看作是一個人對於某一種現況所提出的「個人看法」。例如在面對經濟市場的時候,有許多經濟學者提出各種理論來說明各種經濟活動為何會如此運作。亞當史密斯的「看不見的手」、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這些都是他們針對經濟現象提出的「個人看法」,也就是每個經濟學家的「哲學」。所謂的博士,其實就是針對某種現象或某個知識領域,提出一套完整的「解釋」。如果一個人有能力運用自己的智慧,提出一套合理的解釋,就表示這個人已具備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而綬予此人「哲學博士」這樣的殊榮,以肯定此人在個人智慧上的「成熟獨立」。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智慧來辨別各種現象。簡單來說,我們還不具備有思維上的獨立行為能力。所以我們需要成人的協助,這裡的成人是指在智能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由他們暫時來引導我們學習一些可能較為健全完整的知識。直到我們的智能發展成熟,開始懂得辨別各種現象之後,我們才能慢慢脫離成人的管束。

  人類的心智發展類似於身體的方展,仍然有一段個人想法處於渾沌的階段。這時的心智能力類似於生理上的第二性徵,僅僅只能意識到某些改變,卻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我們感受到有一些不一樣,卻還不太清楚應該如何掌握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突然有很強大的能量,但卻無從宣洩。在理解能力和智識擁有更大的能力之後,我們其實還不太懂得如何運用這樣的能力。以往習慣聽從長輩的指示,現在卻開始質疑別人的看法,但卻不曉得該如何反駁,無從提出一套完整的說明來推翻讓人質疑的論點。真正懂得思考,具備有完整的組織分析能力之後,我們開始需要一點時間來學習自行思考,以方便我們認知這個世界。

  首先,我們會開始對週遭環境產生質疑。在脫離童年時代之後,我們的心裡又開始浮現出許多「為什麼」。長輩的解釋已經無法完全說服我們,我們開始感覺到自己需要更實在的東西來幫助自己理解這個世界。哲學所提到的東西是針對整個世界做出的一般性理論。每一個哲學家的理論都是在對眼前的現象提出一套「個人看法」和「思維模式」。拿尼采的存在主義作為例子,尼采提到「上帝已死」,並不是真的要與基督教徒為敵,是要提醒人們「反思」的重要性。宗教的理念具有長遠的歷史,第一本聖經上的文字可能是古文體,隨後被人翻譯成當時的文體,而現在的教徒又把當時的文體翻譯為現今通俗的文字。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真正看到的聖經並不是最初的那一本聖經。這樣的說明也許太過於物質化,或許可以這麼說明:由於人類過於依賴習慣,時常把很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當某一種觀念經過長時間的不斷轉傳,人們通常已經忘記最原初的立意是什麼。所謂的「上帝已死」,其實是希望人們能夠重新「尋找上帝」,找出宗教教義的根本是什麼,重新檢視一切。除了存在主義,還有其他各種哲學理論都是各種不同的「個人看法」。

  學習哲學的過程就好像臨摹古人的書法,觀察這些人是如何解釋各種現象,是如何進行思考的過程,我們可以擷取一些自己贊同的部分,最後我們也能提出屬於自己的「個人看法」。相較於哲學,其他領域的學問,例如經濟、物理等等專業領域都是繼承自「哲學」這個主體。各種領域的知識都是在對各種現象做「解釋」。物理學對「蘋果掉到地上」這件事情進行解釋,經濟學對「貨幣」這個人造物做解釋。每一門專業領域都是一種特殊化的哲學,對不同的現象進行解釋,提出個人看法。

  為什麼哲學會如此抽象化?因為所有學問都繼承自哲學,每個學問都具備有同樣一種特性,這個特性就是試圖對某個現象做解釋,只是這些解釋可以具備有層級關係。像是A解釋了某個自然現象,而B卻是用來解釋A這個概念。或者我們可以把自然現象當成是一本深奧難懂書籍,有人試著替這本書作註解,可惜寫下的注解仍舊過於深奧,於是有另一個人又特別對註解加以解釋。哲學真正要傳達的是「思維邏輯」,希望能被當成是一種範本,讓人學習如何思考,能夠使用什麼樣的方式思考。是用歸納法?窮舉法?還是其他方法。於是哲學盡可能地抽象,雖然哲學書籍裡傳達了許多道理,但是哲學最主要的目的卻是要傳達「思考方法」。

  常常有人會說:「這就是我的處世哲學。」其實這就是一個人對於整個外在環境的個人看法。當我們在評斷一個人可不可以信賴的時候,當我們在解決一項難題的時候,其實都在運用我們的「思考方法」。這一整套完整的思維邏輯就是「哲學」,只是這樣的哲學並不見得有用。於是產生了一些驗證的機制,把一些智者提出的「個人看法」稱之為理論,也把那些能清楚說明「個人看法」的人稱之為「哲學博士(Ph.D),用以勉勵此人在思維邏輯上的獨立完整。

divings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